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王正庄:科技助力现代农业梦

    信息发布者:飞越无限
    2017-06-04 14:12:17   转载

       新华网济南6月2日电(记者侯严峰、高洁)“在家侍奉花草不如建设园区,接地气的农民生活让我觉得充实快乐。”年逾古稀的济南市唐王镇大唐现代农业园园主王正庄是一位有着近50年农业科技研究经验的农学家,虽然早已从林业部门退居二线,但他仍决心用毕生所学实现现代农业梦想。

        初夏时节,正值农忙,大唐现代农业园区却静悄悄的,几个工人正通过显示器监测智能大棚的信息:棚内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地表温度,光照强度……一台连接了网络监测平台的手机,就可以监管和调控农产品的生长过程,操控浇水、通风、补光等全部设备。

        “号称最先进的以色列温室有40项监测项目,我这台有65项,还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阶段生长环境要求设定参数,自动控制大棚的设备运转,实现大棚环境调控,让作物长得更好。”王正庄说。

        让王正庄感到自豪的一座近3亩的智慧型大棚,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基地。据介绍,分管延迟和促成反季节两座“双胞胎”大棚是有机绿色果菜四季供应的源头和保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唐王镇就以“唐王白菜美之最”而闻名,是济南市的白菜供应基地。在炒大白菜、炖大白菜、醋熘白菜的年复一年里,菜农们难以预见如今色彩斑斓的冬季蔬果。

        唐王镇曾引以为傲的大白菜近几年销路并不好。缺乏全国性的种植面积和价格分析预测等信息的农民每每遭遇价格下跌、销量不畅的窘境。

        “农业园区通过集约土地,提高技术、劳力、资金等综合效益,从而挖掘自然资源的潜力,这才是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良策。”唐王镇镇长李在臣说。

        “科技可以点亮土地,也可以帮助农民觉醒市场意识。仅仅给村里人提供一个打工机会不是我的梦想。”王正庄说。

        “双红苹果、彩色马铃薯、锦玉砂梨……别说种了,来打工前我听都没听过。”种地好手岳秀英将自己的两亩土地流转给园区,承担起30亩土地的种植和管理工作,有了更大施展空间的她需要专门“补课”,接受园区农业专家关于果蔬种植培训。

        “新品种研发仅是一方面,打造市场接受的品牌,靠营销和包装不顶用,单纯好吃也不顶用,要保障食品的生态和安全。”王正庄心里揣着一本“明白账”。在他的园区设计蓝图中,就规划了硒循环沼气工程、蚯蚓生态综合区,探索肥水一体化、环保循环型生产方式。

        记者看到,大棚里施的蚯蚓粪,没有一般化肥刺鼻的味道,大棚里栽种的樱桃树飘出阵阵醉人的香气。

        “园区现有20多个品种,我打算看市场最能接受的品种是什么,通过和农民举办合作社的形式,设立卫星基地,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检测方式,推出市场认可度高的‘正庄出品’。”王正庄说。

        王正庄的大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过半年多,但各地慕名而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作为地道的济南市民,王正庄想让农民们明白:只要依靠科技、打出品牌,实现梦想的地方就在脚下这片黄土地上。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